资讯《芭比海默》真的开拍,国产片早已失去玩梗的轻松心态…
首页资讯影视资讯《芭比海默》真的开拍,国产片早已失去玩梗的轻松心态…

《芭比海默》真的开拍,国产片早已失去玩梗的轻松心态…

原标题:《芭比海默》真的开拍,国产片早已失去玩梗的轻松心态…

近日,地球的另一边传来了一则很有“嗨点”的新闻:

B级片制作人查尔斯·班德(代表作“侵入异次元”系列、“魔偶”系列、“傀儡王”系列)透露,自己正在拍摄一部小成本(投资仅100万美元)恶搞喜剧片《芭比海默》,同时曝光了该片的首张概念海报。其宣传口号非常耐人寻味:“D-Cup,A-Bomb”。

“芭比海默”一词源于今年暑期档在全球热卖的两部影片——《芭比(Barbie)》和《奥本海默(Oppenheimer)》。两部影片同日上映,质量过硬、话题满满,携手创造了近几年少见的票房井喷。

按常理来讲,同档期大片之间应该是“你死我活”的竞争关系。可是由于疫情带来了电影市场的三年低迷,这两部影片上映前竟然非常和谐地展开了商业互吹。感受到如此有爱的氛围,影迷也开始自发玩梗,将两部影片的片名合成新词“芭比海默(Barbenheimer)”,并合成了各种各样的梗图和海报。

随着两部影片在全球的大卖,玩梗“芭比海默”也成了一股席卷全球的热潮。嗅觉敏锐的查尔斯·班德顺势而为、趁热打铁,将网友的玩梗,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电影。

01

虽然“玩梗”这个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,但是“玩梗”作为一种文化却古已有之。比如上世纪30年代,相声演员张杰尧便编写了《关公战秦琼》(又称《唐汉争》),后由相声大师侯宝林改编并演出,成为经典名篇。

在报刊亭还遍布街头的时代,几乎每个亭子都会摆放诸如《孙悟空大战葫芦娃》《孙悟空大战变形金刚》《悟空勇战圣斗士》这样有着浓厚玩梗色彩的画册。

后来由于版权意识普及,这种明显侵权的玩梗小画册消失了。各种“同人文”又成为了一种玩梗的新形态。甚至有些同人文玩梗玩成了IP,改编成影视作品的也不在少数,比如《鬼吹灯》的同人文《盗墓笔记》、《士兵突击》的同人文《麒麟》等。

由于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理作祟,很多网友对玩梗类同人文的改编特别期待。比如因为玩梗肖战和王一博CP而引发大规模网络骂战的《下坠》,就被很多人一厢情愿地盼着影视化改编。

可是同人文改编禁忌特别多,网友最想看的“本人出演”更是完全不可能出现。因此,玩梗类的同人文即便改编成影视作品,大都也会主动地与“同人”和“玩梗”划清界限。

几年来,真正能够实现影视化的玩梗作品,还是最简单、粗暴、原始的“大战”模式。

02

大众最熟知的两部玩梗成真的“大战”模式电影,是2016年上映的《蝙蝠侠大战超人:正义黎明》和2021年上映的《哥斯拉大战金刚》。

在美国的Ranker排名网上,漫迷们可以为自己心目中的最爱角色投票。统计结果蝙蝠侠、蜘蛛侠、超人分列前三。由于DC的角色很难与漫威的角色合法大战,所以蝙蝠侠大战超人,已经可以算得上是美漫的“顶流对决”了。

和漫威枉顾战力肆意让旗下角色混战不同,DC这边为了能够让没有超能力的蝙蝠侠和超能力爆表的超人单挑,着实下了一番功夫。影片的很大一部分文戏,讲的就是蝙蝠侠如何通过升级和改造自己的高科技装备,让自己拥有和超人一战之力。

可惜影片对合理性的铺垫有些过多了,反衬着两位超级英雄正面PK的打戏段落“不管饱”。要知道,隔壁的漫威此时已经推出了两部《复仇者联盟》电影,超级英雄干架已经不再是件新鲜事。

于是,这场万众瞩目的“大战”并没有让漫迷和影迷得到满足。DC后来的漫改之路更是越走越窄。

03

相较于同根同源的超级英雄,怪兽们想来场正面交锋就困难多了。毕竟,哥斯拉和金刚这两位银幕经典怪兽,出生国籍就不一样啊!

哥斯拉诞生于日本,首次出现于1954年本多猪四郎执导的电影《哥斯拉》,形象来源于日本人民对核威胁的恐惧,名字出自日本流行小说家香山滋的同名小说。

金刚诞生于美国,首次出现于1933年梅里安·C·库珀执导的电影《金刚》,形象来源于现实中的大猩猩,名字取自“King Kong”的音译。其中“Kong”为巨猿的本名,“King”则是人类对其冠以的头衔。

哥斯拉迄今已出现在了30多部电影中,金刚也在银幕上亮相了十几次。1962年本多猪四郎便执导过《金刚大战哥斯拉》,是两大巨兽在彩色宽银幕上的首次对战。

在漫威的超级英雄宇宙大获成功后,好莱坞众多影视公司纷纷寻求其它可以组建宇宙的角色群像。传奇影业便盯上了老哥俩,开始布局“怪兽宇宙”,分别于2014年和2017年推出了同在一个世界观内的新版《哥斯拉》和《金刚:骷髅岛》,并于2021年上映了铺垫已久的《哥斯拉大战金刚》。

该片上映前,甚至有博彩公司统计了两大怪兽在美国各个州的“支持率”。上映后,从头打到尾的爽感也的确满足了人们的期待,全球收获4.7亿美元票房。续作《哥斯拉大战金刚2:新帝国》也已定档明年4月全球上映。

04

美国和日本是两个特别喜欢满足影迷玩梗心愿的国家。一来是他们影视圈的创作氛围比较活泼、飞扬,二来是他们家底厚,能够调动影迷玩梗的角色多。

21世纪初期,好莱坞曾推出过两部经典反派PK的玩梗电影——2003年的《佛莱迪大战杰森》和2004年的《异形大战铁血战士》。

弗莱迪是出自《猛鬼街》系列的杀人狂,是一个啰哩八索、喜欢说笑、幽默浪漫、智力超群且身手敏捷的“鬼中卓别林”,通常会潜入人的梦境中作恶;杰森是出自《十三号星期五》系列的杀人狂,是在“杀人”这项事业上任劳任怨的“劳模”,以脸上的曲棍球面具和手中的大砍刀为人所熟知。

别看两人都是妥妥的大坏蛋,可是拥趸极多。在影片策划和筹备期,拥趸们就放出了类似于爱豆粉丝“我家哥哥不能输”的威胁性表态,吓得片方对最终由谁胜出极为纠结,编剧换了一个又一个,剧本改了一稿又一稿。

《异形大战铁血战士》也有类似的苦恼,制作人约翰·戴维斯曾听过40多位编剧构思的故事,前后使用了5位编剧才定稿。

影片主打一个原始惊悚与科技惊悚的结合。异形在生物性上极其强大,铁血战士则武装到了牙齿。两强相遇,无需多言,就是胜者生败者死。虽然该片口碑极差,但票房表现不错,后来还拍摄了续集。

05

21世纪进入10年代,日本电影人后知后觉,终于也忍不住对自己影史的代表性角色下手,拍出了《鲁邦三世VS名侦探柯南》(2013)和《贞子VS伽椰子》(2016)。

之前鲁邦三世和江户川柯南在小说、漫画、动画领域里已经合作过很多次了。在大银幕上联手,是为了纪念日本电视台60周年台庆、读卖电视台55周年台庆、TMS Entertainment动画制作50周年、《鲁邦三世》连载45周年,以及《名侦探柯南》连载20周年。因此,和其它“大战”型玩梗电影会引发阵营冲突不同,本片非常皆大欢喜。

《贞子VS伽椰子》属于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。贞子出自豆瓣7.6分的《午夜凶铃》,伽椰子出自同样豆瓣7.6分的《咒怨》。两部作品都是高于97%恐怖片的神作。

怎料两位鬼后联手,却只能打败32%的恐怖片。本来是玩梗出来的影片,豆瓣短评区竟然沦陷成为新的玩梗乐园。

这也怪不上两位鬼后。毕竟日式恐怖片走的都是以诅咒为代表的心理路线,即便是超自然的鬼,也并不具备多强大的战斗力。“大战”这种追求爽感的玩梗模式,不适合她俩。

06

盘点完影史上的玩梗成真代表,我们再回看即将到来的《芭比海默》。

影片主人公是生活在拥有无尽夏天和海滩派对的玩具世界——Dolltopia中的芭比海默(Barbenheimer)博士。她不仅是位聪明的科学家,还有一位叫Twink Dollman的男朋友。芭比海默博士对人类孩子残酷虐待娃娃的行为感到愤怒,于是她决定进入现实世界,并研究、制造了一枚巨大核弹来摧毁一切。

很明显,本片并没有采用“芭比VS奥本海默”这种“大战”模式,而是将两部影片的剧情进行了前后拼接,把两个主人公从对抗变成了合体。不得不说,这还真是玩梗电影的一个新思路。

可是,靠简单的拼接就能满足观众的玩梗心理吗?就让我们看看已经制作了100多部影片的查尔斯·班德能在这个葫芦里卖出什么药吧。

文/满囤儿

The End

往期推

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

↓↓↓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一篇
余华之后,刘震云也闯回来了!
下一篇
原创 金鸡2023观察:刘德华陈可辛王一博等新片待映,电影市场回血重振

评论

共 0 条评论